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隶属院部: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产品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在信息、电子、通讯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应用研究、技术服务、测试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或学习深造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目标1——专业能力:能有效运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电子信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技术方案,并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目标2——认知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接受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前沿的发展成果,掌握新技术,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
目标3——综合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并深刻理解所属工程部门的特点、管理体系、质量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能承担电子信息工程问题的研究及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目标4——职业成就:具备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在项目团队协调和管理工作中,能正确认识项目团队成员的角色与定位,能作为主要成员发挥骨干作用。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的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电路、系统或算法,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建模与仿真、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用恰当的PCB加工工艺与电子测试技术,开发或使用各种电子资源与仪器设备,选择与运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具有多学科背景和多方利益诉求的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理解冲突、妥协与协作。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通信原理实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物理实验A、创新创业实践、劳动实践、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仿真实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ATLAB仿真实训、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进入由大变强、由跟随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重要战略节点。本专业学位长期服务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在科技和人才支撑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服务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近三年电子信息的相关毕业生在全省就业排名处于前10名,就业前景良好。
本专业是以培养“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为根本,满足市场经济对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方面的要求,为本行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为满足地方经济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了“3+0.5+0.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学生运用3年的时间,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而后利用0.5学年到企业中去实习锻炼,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岗位要求和能力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最后运用0.5学期,结合本专业性质和企业实际以课题和项目的形式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且全部采用真题真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通过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基础知识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
就业去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可从事以下工作:
(1)在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等工作;
(2)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维护工作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3)在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4)在广播、电视、通信等企业从事网络与信息产业及相关岗位的工作。
技能证书:
高级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证(或高级电工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证书、英语四/六级证等。
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其中 |
学分占比 |
||
理论 |
实践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类 |
16 |
280 |
220 |
60 |
9.3% |
人文社科类 |
23 |
524 |
348 |
176 |
13.4% |
||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
26 |
456 |
388 |
68 |
15.1% |
||
选修 |
6 |
96 |
96 |
0 |
3.5%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30 |
538 |
478 |
60 |
17.4% |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 |
15 |
276 |
246 |
30 |
17.4% |
|
选修 |
15 |
252 |
242 |
10 |
|||
跨学科拓展课程 |
选修 |
4 |
64 |
64 |
0 |
2.3% |
|
实践教学环节 |
课程实践 |
17 |
/ |
/ |
/ |
31.4%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
/ |
/ |
|||
劳动实践 |
1 |
/ |
/ |
/ |
|||
集中实践 |
32 |
/ |
/ |
/ |
|||
合计 |
172 |
2486 |
2082 |
404 |
选修课比例:14.5% |
师资队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具双师型教师8人,占50%,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素质优良,涵盖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光电技术等多个学科,双师型教师比例、学缘结构能满足教学需要。
赵明冬,男,副教授,照明设计师(高级技师),光伏发电技术工程师(高级),2006年毕业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承担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任职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副主任和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多次荣获校级奖励,其中荣获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7次,优秀党员4次,优秀教师6次,2012年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民本教育优秀教师。 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其中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2016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荣获特等奖。2017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荣获一等奖,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人生格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丁彦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党员,从教22年,2018年部队转业至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信教研室任教至今,秉承“立德树人”的教书育人理念,因材施教、认真敬业、履职尽责。 任现职以来,主要承担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技术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21年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共获得国家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软件专著登记三项,主编教材三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在研河南省社科联课题一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局攻关项目重点课题一项,牵头申报校级一流课程一门。在学院“新工科”建设中,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上,加强学习,贡献力量。 |
周斌,男,中共党员,河南修武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光电对抗、光电信息智能处理等研发工作。可承担《光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成像原理》、《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工程光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军队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在研2项,在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
潘星宇,男,1988年出生,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通信工程,2018年获得郑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先后在郑州华航、河南思维等企业担任电子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职位,擅长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现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信教研室的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应用。主要担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rotel基础及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余项。 |
李让军,女,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目前为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2015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在201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届)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发表论文8篇,2016年参与编写教材《电子测量技术》,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郑州市社科联调研课题、郑州市科技局自然科学项目、校级教改项目各一项。 |
李传真,男,1994年5月出生,2021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电气设备PLC控制等。现为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担任《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人生格言:“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
闫宁,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现任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教学课程:《电路原理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及应用》等科目。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无线电子通信设备”,“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论文: “电子通信网络弱信号捕获系统设计”,“混沌扩频通信稳健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曾获河南省实验教学案例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
陈晓龙,男,助教,硕士学位,毕业于南昌航空航天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无损检测与智能信号处理等。现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担任《电工电子技术》、《MATLAB》、《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微机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
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郑州市电工电子重点实验室、郑州市机电智能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科技厅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应用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南省电子信息工程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9个专业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不仅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需求,还通过开放实验室支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与服务社会的需要。
|
|
电工电子实验室: 本实验室配备:拥有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20台套,每个实验台配有毫伏表、示波器、小功率计等。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伏安特性的测试、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三相正弦电流和电压测量、网络定理等十余个实验项目。 能力培养: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系统的电路实验,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
电子产品设计室 本实验室配备:该实验室35台计算机,并配有电子电路仿真软件EWB、Multisim10,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rotel99SE、ProtelDXP2004,单片机仿真Proteus等软件。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EDA实验、电子线路设计、电路仿真等实验提供电子电路辅助分析、设计。 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软件其使用方法,并用于与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为适应企业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
|
|
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本实验室配备:拥有整套PCB制板设备、单片机实验箱、虚拟仪器实验箱、EDA(FPGA)仿真实验箱、(SOPC)仿真实验箱、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可以涵盖模电、数电、微机、传感器、自控、通信等多个学科,主要用于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验室创新性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综合性实验项目。 能力培养: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提升电子产品开发能力。 |
电工电子综合实训车间: 本实验室配备:电气实训柜、电子工艺实训台、高级电工实训考核装置、晶体管图示仪、钳形电流表、示波器、变频器、电动机、电工模拟板、直流单臂电桥等。 开设实验项目包括:电工电子基础综合实训、电工实习、电子手工焊接实习、电工证技术实训、机电维修电工取证实训。 能力培养:使学生在通过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受到较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坚持启发引导严谨治学的作风,坚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