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创新型电子电气人才需求激增的当下,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坚守育人初心,着力打造卓越师资队伍。学院教师作为教育核心动力,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赋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李月英教授,聆听她的育人智慧,感受时代赋予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
人物介绍:
李月英,女,教授,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作以来,主讲《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机与拖动》、《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在科研方面,专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积极参与省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项目20多项;发表本专业教科研论文30多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50余项。

启思润心 匠心育人
教学过程中,李月英老师以创新为犁,深耕教改沃土,矢志探索“项目化-沉浸式-双闭环”教学模式,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迭代评价维度,实现育人效能跨越式提升,教学效果突出,先后获得优秀教师、优秀骨干教师、优秀先进工作、优秀科研工作者等荣誉。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
近年来,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及各类学科竞赛,经过这几年积累,学生先后取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1项;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河南省机器人竞赛二等奖2项等奖项。同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指导,能够看到学生们在竞赛中展现的自信,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实践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将总结归纳,反馈到此后的教学中。


研赋能教学,创新点亮课堂
大学教师以科研为学术引擎,将前沿成果转化为课堂“活教材”--虚拟仿真实验、行业真实案例、跨学科项目,让知识突破书本边界。教学则反哺科研灵感,学生创新提案、实践难题反馈,催生新的研究方向。这种“教”与“研”的双向奔赴,既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也为学术突破注入实践动能,培养出兼具理论深度与探索精神的未来引领者。

(文、图:李月英、审: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