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引导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28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科西116教室开展“传承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专题活动。此次活动依托党支部“1+7+3”工作机制,围绕“党员说·红‘芯’颂党”系列学习活动展开。
活动伊始,周宇航同志通过展示雷锋日记手稿、讲述雷锋“火车上的义务劳动”“雨夜护送母子”等经典事迹,生动还原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生信条。同时,结合新时代“00后雷锋传人”爱心团队、大学生支教群体的先进案例,深入阐释了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实践路径,强调“志愿服务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专题活动中,周宇航同志提到,62年前,毛泽东同志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位22岁的年轻党员,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信仰。传承雷锋精神,要铸牢“对党忠诚”的初心芯片。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需要。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在志愿服务中挺身而出,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这正是新时代对“螺丝钉精神”的生动诠释。
践行雷锋精神,要升级“为民服务”的行动系统。雷锋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在新时代里,我们既要传承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奉献热忱,更要创新服务形式。组建党员科技帮扶队,用编程技能助农;开展智慧助老活动,用信息技术反哺社会——让雷锋精神在数字土壤中绽放新芽。
同学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让我们以雷锋为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红色芯片”,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既做理想信念的传承者,更当科技报国的先锋队!
本次专题活动通过“理论浸润+实践淬炼”的双向赋能,使党员们深刻认识到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支部将继续依托“1+7+3”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专业+服务”实践模式,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动学生党员在学习与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雷锋精神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中绽放新光芒。


(文、图:王鹏、审:牛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