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湖南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科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切实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习近平2024年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
——习近平2024年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高文明乡风建设水平,打造平安法治乡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习近平2025年2月8日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辽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底子较好,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乡村公共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联系实际细化实化抓手,坚持久久为功。要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
——习近平2025年1月22日至24日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来源:学习强国、审:张楷、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