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好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月28日下午,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教研室开展关于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研究与讨论比赛,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林阴主持,在科西223教室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初赛,教研室老师将所讲授课程与思政点精心融合,目标清晰、阐释清楚,理论功底扎实,能够遵循教材的基本精神,观点正确。


比赛中,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教研室主任刘林阴对目前各高校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解读。她指出,“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由专业教育课、综合素养课和“第二课堂”构成,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体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确保思政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大家从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及价值理念出发,深入挖掘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环节,做到“无课不思政、无师不育人”,实现课堂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依据学校【2020】70号文件要求,教研室成员依据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等进行思政教学思路设计;其次,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紧抓教学重点、授课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环节完成课程展示环节设计。最后,大家明确了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将专业课程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是在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增加与专业知识相关思政教育元素。



教研室主任做最后总结,大家应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践行思政教育要求专业课的教师不仅需要参透教学内容,还需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运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资源,适宜、有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
(文/摄 吴伯彪)